学生学习小组及其激励研究 — 北大新世纪邹城实验学校教学研讨会
日期:2020-10-02 09:33:04  来源:  浏览量:1580     打印本文

        9月20日下午在北大新世纪邹城实验学校教研教室,全校60名教师齐聚于此,参与麻金钟校长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课堂”。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经验”向“模式”转型,目的是实现教学成绩的持续提升。

 

 

流程构建·夯基固本 

 

01.

理论学习 — “321模式”

 

麻金钟校长把学校管理模式总结为:“321”模式。

●一个“3”“三根支柱”:两备两研、“高效”课堂、限时训练(6+1“高效”课堂)。

●一个“2”“两个助推器”:“体验式”德育、精细管理。

●一个“1”“一个学习型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

最终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智慧的发展。

 

 

02.

师生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与操作研讨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的一大课题。“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之一,是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和竞争学习的阵地。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就是以有效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听完了麻校长的理论学习后,课堂进入自学环节,每位学员都下发了一份课题为《师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与操作研讨》的资料,教师利用20分钟的时间自学并完成下发的导学案。

 

 

 

     每位学员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后,接下来的环节是分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最终完成了思维导图的作业。

 

 

 

 

 

 

 

 

03.

活动成果展示 — 思维导图

 

      研讨结束,各小组通过思维导图讲解依次上台进行小组展示。每位老师都发表了本组的看法,老师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七组由初中部高霄老师进行代表发言。七组认为任何组织,得以建立的前提是拥有共同的目标、信念。组织的建立主要在于“层次精简”“举贤直”;学习小组的建设也同样要注意规模,4~6人/组为宜,在组建小组时,同时要注意男女比例,学生编制的综合,注意互帮互助目标在座次分配上的实现;也就是培训讲义中所讲的中等生、优等生对角线布置,后进生中间配置……小组的有效运作依赖于规范的有效的操作流程:无论组建、还是管理都蕴含在这样的流程当中:“组建”→“分工”→“管理”→“培训”→“课堂”→“互助”→“评价”。让我们共同学习、实践这一合作学习小组的运作流程,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增强团队团结合作。

 

 

     第六组由幼儿园程艳艳老师代表上台发言。第六组把小组学习比喻为七个葫芦娃一样的关系。一根藤上,七个娃,七个娃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我们要发挥孩子特长,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既然都在一根藤上,就是缺一不可,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绿色代表生机,代表活力。五彩的构图,代表五彩的课堂,我们要生动形象活泼的上好每堂课。

 

 

      第三组为体现小组学习的氛围与意义,全员上台分工进行展示。三组有4-6人,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分组,组长进行评价总结,选取有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的同学担任组长,对组长定期进行培训,并加强组员之间的管理,增强小组的团结和合作。并通过优化小组管理,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加强积极性,主动学习。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序学习,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增强互助意识,共同提高,最后通过评价机制,不断激励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02

 

 

       第一组由初中部吴蕾老师代表发言。第一组认为如果我们把构建北大新世纪高效课堂比作高速运转的"和谐号"动车,那么""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和竞争的阵地,是动车的一节节"车厢",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使各小组力量均衡。

     学习小组的管理是保障了动车高速运转。小组管理要目标明确、分工到位、责任轮换、全员参与,让大家都能够责任明确、合作共赢。培训相当于动车的电力系统,给每位学员及时充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明白合作共赢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动车的轨道相当于规则。只有明确小组讨论的规则、该讨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的重点和方向,才能保障动车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评价相当于列车的各种工具,用于车辆的运维。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不断进步,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我校通过激励性评价和表彰性活动引导各方面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提升质量学生成长的重要渠道和育人特色。

 

 

      二组由小学部教师黄少好,王瑶瑶代表上台发言。二组认为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是班级的主要领导者。首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兼顾男女比例和就近原则进行分组、确立好小组长并进行小组培训。每个小组就像一个大风车,在强强联合、互帮互助、职责轮转的总体原则下,风车的风叶象征着小组内需要做到的部分:1、确定小组目标、logo、格言、组规、口号等;2、小组分工,如学科负责人、发言人等的确立,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监督;3、课堂运作上如何讨论帮扶,课下一对一帮扶;4、小组内评价,打分,形成激励机制....最后小组就像一个大风车,实现良性运转。组与组间形成竞争、群学的良好关系。第三,小组长形成班委、班长对班级进行整体管理。组长管组员、班委、班长管组长,最后向老师汇报,老师也反向对班级有每周例会和奖惩制度。就这样,班级在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分组下,在层级清晰的班级管理制度下,每个小风车带动着班级高速运转起来了!

 

 

      四组由小学部丰丽瑞老师代表上台发言。四组认为合作学习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更有效率的学习,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幅以坚固的摩天轮 为模型的思维导图。中心围绕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先分为第一圈三大块,也就是建立、管理、运作三大支柱;其次再细分为七大操作流程:组建→分工→管理→培训→课堂→互助→评价;七大操作流程外再扩散细化任务、原则、与实施要点;摩天轮最坚实的支撑架为我们的高效课堂,合作探究。摩天轮整体围绕学生小组学习这样稳固的模式,带着学生们站的更稳,走的更高,看的更远!

 

04.

评价点评

 

 

(1)要使得课堂的交流有序高效地进行,就要真正做到自学不充分不进行课堂讨论。

(2)教师要掌控好课堂讨论环节,对易错、易混及重难点等要想办法激起学生争论,在争论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理解才深刻。

(3)要遵循“2-4-6→其他小组→全班”小组讨论规则,落实“一帮一”,做实激励评价,增进学生互教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对照标准、努力实现,在群体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愿望和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