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童真 呵护心灵——北大新世纪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日期:2021-10-14 21:18:59  来源:  浏览量:329     打印本文

悦纳|微笑|健康|生活|自信|乐观|坚定|勇气

 

关爱童真  呵护心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为帮助幼儿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氛围,促进幼儿积极性情感的发展,邹城市北大新世纪学校附属幼儿园开展了以“关爱童真 呵护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

 

宣导教育 

 

DOUBLE NINTH

FESTIVAL

 

flower & love yourself

 

幼儿园通过国旗下讲话、幼儿园的广播之声、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flower & love yourself

心理健康课

DOUBLE NINTH

FESTIVAL

 

 

flower & love yourself

 

各班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的开展倾听与谈话活动,向幼儿普及心理自助小知识;有的组织幼儿欣赏绘本故事,让幼儿学会自我心理保护;还有的班级通过心理健康小游戏,角色游戏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flower & love yours

 

 

 love yourself

 

各班级教师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幼儿心理状况摸排工作,了解幼儿心理现状,进行心理辅导,化解各类不良情绪。

flower & love yourself

 

心理健康小知识

Part 1

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表现1:多动

01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表现2:焦虑

02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表现3:恐怖和失眠

03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表现4:攻击

04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表现5:不良的人际关系

05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表现6:常年情绪低落

06

如果孩子常常无原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表现7:过度害羞

07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表现8:语言表达较差

08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

Part 2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动机

动机是为满足个体的需要并促使其活动的诱因。需要是个性对生存、发展的一定要求和欲望。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也有受挫的时候。所以,儿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动机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动机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

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幼儿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

情绪

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焦虑使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幼儿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Part 3

父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应注意哪些方面?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

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 :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 :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

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畏地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人了。

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8、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9、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10、不当众批评孩子: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Part 4

家长如何引导

 

亲子聊天

家长们在下班回家后,预留出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家一天的生活趣事,这样一来家长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更进一步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联结。

 

亲子阅读

您可以在晚饭前抽出20分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陪孩子进行阅读效果最佳哦!

 

鼓励自我服务,激发成就感

家长们应积极鼓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自我服务。小到折衣服、晾晒衣物,大到打扫卫生、做一些好吃的美食等,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与肯定。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分散了孩子一部分的焦虑情绪,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

家长的情绪、言行会影响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

 

画出情绪

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绘画的游戏。引导孩子把情绪画出来,然后讲出来。孩子可以通过绘画排解情绪,进行发泄。

 

flower & love yourself

 

当然,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让我们一起用心浇灌,用心培养,静待花开。

flower & love yourself

 

 

关爱童真,呵护心灵

此次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懂得要关注幼儿身体健康,更应该关心幼儿心理健康,尊重幼儿、呵护幼儿,以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沟通,我们北大新世纪幼儿园将继续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