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
清凉一夏
万木葱茏,枝繁叶茂,
夏季气温较高,中暑现象时有发生。
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较弱的人群,
更是中暑的易感人群。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做好幼儿夏季的防护工作,
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园防暑小课堂,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吧!
主题教育活动
老师们开展了以“防暑降温 清凉一夏”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中暑的症状以及预防中暑的基本知识,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生活常识。
防暑小课堂
什么是中暑
中暑指的是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同时会出现身体里面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的丢失,然后出现临床综合症。
中暑的表现
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及行走不稳等症状。
2.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燥,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3.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突然晕倒或大汗后抽离、烦躁不安、口渴、尿少、昏迷等症状。
中暑了怎么办
一移:立即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让其仰卧,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便呼吸和散热。
二敷:用温的湿毛巾敷头部,后改用冷水敷。
三饮: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少量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四擦:当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时,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五降:当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的救治,要遵循以下原则:快速、有效、持续降温;迅速补液扩容,如果难以口服补充液体时,要静脉补液;控制躁动和抽搐,同时拨打120,尽快送至医院就诊。
预防小妙招
1.外出要注意为幼儿戴好遮阳伞或者遮阳帽,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免受阳光直射。
2.家长要根据气温的变化给孩子适当的增减衣服,天气较热时,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纱类为佳。
3.孩子活动时多喝水,多杯少量,可在水中放入少许盐以防脱水。切记勿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4.尽量避免11:00-15:00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及活动。
5.多吃梨、西瓜等水果或给孩子煲一些清凉解暑的汤,如:绿豆汤、冬瓜汤等消暑食品。
6.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里,且注意不要让室内外温差太大,定时开窗通风。孩子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当脱离空调环境后就很容易中暑。
7.外出游玩时可带些十滴水、藿香正气液、风油精等药品。
8.保证孩子的午睡,不要因为炎热而将孩子全身脱光睡觉,“裸睡”易使孩子腹部着凉,孩子的肠胃平滑肌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凉而引起肚脐周围为主的肚子阵发性疼痛,并发生腹泻,所以,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防溺水小常识
夏季气温持续飙升,中小学生儿童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已送达!
“防暑降温、安全度夏”,
希望每一位家长,
切实做好幼儿的监护和教育职责。
希望这些安全温馨提示,
让幼儿不惧夏季,安全度夏。
让我们一起陪伴幼儿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