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营养——小学部科学公开课
日期:2024-05-03 11:18:42  来源:  浏览量:317     打印本文

食物的营养

小学科学公开课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一日三餐如何做到营养均衡吗?你最喜欢的食物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课还可以这么上?小学部的科学课《食物的营养》与你相约,让我们来现场感受三年级同学们与老师的精彩互动吧!

 

学生体会

 

三(1)班 赵沐阳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食物中的物质。”老师用洪亮的嗓音开始了课堂。我听得津津有味,一股脑全扑在食物研究上。为什么蛋白质会有焦糊味呢?为什么馒头加碘酒会变蓝呢?花生米里有什么物质呢?实验就此开始。

鸡蛋清被火焰燃烧后,蛋清表面会变黑起泡,还伴随着一股烧焦的气味。所以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头发烧焦的气味。在馒头上滴上一滴碘酒。馒头一眨眼变蓝了,为什么呢?原来馒头中有淀粉,淀粉一遇到碘酒就变色了。花生米就更神奇了!用手碾碎会在纸上留下油渍,用纯正的花生油点上去对比,竟一模一样,甚是神奇!

没想到科学课是如此有趣,我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探索了。

 

三(2)班 高钰宸

这是一节十分有趣的关于“分解食物”的课。上课伊始,老师设置了一个情境:学校在招聘营养师,成为一名合格的营养师需要学会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把馒头碎屑放在一个薄片上,接着滴适量的碘酒在上面,馒头立马就变蓝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馒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淀粉。得到结论后我们便开始了第二个实验,我们先把花生放在一张纸上按压直到按出油脂,接着我们用牙签沾了一点色拉油抹在纸上,和花生中的油脂进行了对比,发现花生里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如何分解食物并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并且我还知道了中国是世界美食之都。

 

三(3)班 祖瑾妍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不可少,并且每餐须合理搭配,这样营养才能均衡。在有趣的科学课中,我学到了许多丰富的知识。

提到“营养”二字,当然会想到“三大营养物质”,它们分别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糖类,主要属于供能物质,如面粉、土豆、地瓜、大米……它们都是含有糖类的食物;脂肪是备用能源,人们在生病或减肥时消耗的都是脂肪,动物油、植物油与肥肉都是含脂肪量较高的;蛋白质,它构成细胞基本物质,儿童与青少年在生长过程中或病人细胞的修复都需要多吃蛋白质食物,牛奶、鸡蛋、鱼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馒头屑滴上碘酒后,颜色则变为蓝色,这也就证明了馒头里含有淀粉。我们在看到花生遇火时,它表皮先有一点儿发红,然后开始慢慢变黑,说明花生里含有油的物质。

我们还做了好玩的实验。首先将洗洁精、盐和水混在一起搅拌,制作研磨液。草莓利用研钵研磨成草莓酱的状态,并用漏斗和纱布进行过滤。最后加入浓度为95%的酒精,就可以粗提取出草莓中的DNA。这就是有趣草莓 DNA提取。

在科学课上,我懂得了各种食物含有的物质。通过这些知识,我就可以成为“小小营养师”,去帮家人搭配一日三餐。

 

老师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食物的要求逐渐从“吃饱”变为了“吃好”。吃什么和怎么吃变得尤为重要。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每天我们都必须摄取一定量的、富含营养成分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均衡营养、科学膳食是一门学问,要做到这些,就要改变挑食、偏食、浪费食物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