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学课堂 培养科学精神丨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小学部科学实验课
日期:2023-11-04 11:23:57  来源:  浏览量:140     打印本文

自然研学课堂

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课

 

孩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好奇心是对未知世界的热忱,是孩子对广阔世界的第一次满怀期待,也是学习科学的最佳时期。

北大新世纪邹城实验学校的科学课,让孩子们在“做”“玩”中掌握科学知识,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神奇。

 

 

引导探究 启迪理性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寻求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科学精神的重中之重。科学精神包含理性思维、发现质疑、勇于探究三个要素。

科学组的王老师的课堂上,首先让孩子们了解土壤在生活中的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启发思维,联系生活。进一步思考土壤里有什么秘密能够让植物生长,并借助工具放大镜、酒精灯对土壤进行观实验探究,并学会分析土壤中的成分,并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基于二年级已有的科学知识,利用感觉器官、水和放大镜观察土壤,各小组全面开放式自主设计土壤中有水和空气的实验方案。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利用纸巾包住土壤,观察纸巾变化证明水分的存在;有的学生提出用手触摸土壤,感受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借助烧杯,将土壤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验证空气的存在。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大胆质疑,学会创新,培养创造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孩子手指动作刺激大脑活动中枢,促进孩子智力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记忆力。学生从学科学到做科学,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学生主动创新,探究新知,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在整个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深度学习和科学思维能力,还加强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获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专注;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守;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好奇。

北大新世纪邹城实验学校的科学课,在科学课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大胆质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索是科学活动的核心,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一扇窗